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经济实用的并行口扩展板电路。实践证明,该电路工作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可靠,适用于PC/XT,PC/AT机的I/O扩展。  相似文献   
2.
词汇学习和记忆是学习语言的最基本的手段,也是运用语言的先决条件。学习英语词汇除了从词汇的语音、拼写和一般定义入手外,还应特别注意词汇的语义。本文尝试从词汇的语义关系这个角度论述语义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俄语词序有很大的自由度,但要受词汇、语法、交际目的和修辞色彩的限制,不能任意安排。本文拟从简单句的结构切分和实义切分着手分析,来了解俄语词序的一般规律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需要设计了消息基器件数据低寄存器定位监视电路,满足了总线和本地CPU对数据低寄存器读写时的时序关系,给出了部分实现电路和状态转移流程图。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对军校学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向来是一个重要目标,而提高学员英语阅读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培养学员使用猜词策略。分析了军校学员英语学习中猜词能力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一代面向密集计算的高性能处理器普遍采用分布式寄存器文件来支撑ALU阵列,并通过VLIW开发指令级并行.面向分布式寄存器文件的编译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在斯坦福大学的kernelC编译器ISCD中最早提出了面向分布式寄存器的VLIW调度问题,在该领域处于领先水平,但是没有解决重负载下的分布式寄存器分配问题,使应用编程受到极大限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VLIW调度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能够很好地解决重负载下的分布式寄存器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7.
将卷积结构引入循环神经网络,从而构建卷积循环神经网络。以此为基础,研究构建了面向中文分词与实体识别联合学习的序列标注模型。该模型依托卷积循环神经网络构建特征编码层,实现中文字序列局部空间特征和长距离时序依赖特征的联合提取;依托改进的循环神经网络构建标签解码层,实现标签序列长距离时序依赖的有效建模;依托统一的分词与实体识别序列标注模式实现分词信息与实体信息的联合学习,避免传统流水线法的误差传播问题。在人民日报语料和微软标注语料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框架较传统统计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有显著的性能提升,尤其是在识别字数较多的命名实体时,其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8.
马浚洋  吕樱奇 《国防科技》2018,39(2):010-018
论文试图通过近26年来军民融合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总结出当前军民融合问题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利用818篇有效文献和共词分析方法,绘制出军民融合聚类系谱图和热点知识图谱。研究发现,推进军品生产体系和军工企业绩效的改革,实现国防工业的转型升级、以技术创新驱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不断发展、充分利用军地资源建立长期新型通识类和联合作战人才培养规划是军民融合问题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国防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相关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航天工业和卫星应用等方面研究未来需要与其他方向紧密结合。军民融合领域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关注军民融合热点问题,重视隐蔽方向和未来军民融合的发展方向,加强跨专业领域、军民两地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9.
语境理论与阅读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国外语言学界关于语境问题的一些不同观点.在介绍的同时,对有些还作了简要的分析.然后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语境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语理解能力,必须加强语境中词义理解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为在复杂旁路攻击敌手环境下对密码芯片进行安全评估,通过物理可观测密码术模型框架对旁路分析过程进行建模;借鉴传统面向实际的可证明安全性理论,定义旁路环境下的两类旁路敌手:密钥恢复旁路分析敌手与不可分辨性判定旁路分析敌手,并给出了密码实现针对这两类旁路敌手的安全性度量模型;对安全性评估中的重要参数指标进行定义与推导;最后根据旁路分析定义、模型及安全性度量指标,提出针对旁路分析的通用评估框架,为研究可抵抗旁路分析攻击的密码设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